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君山四周環水,景色旖旎,流傳于此的神話典故衆多。傳說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來這裏,死後即爲湘水女神,屈原稱之爲“湘君”,故後人又把這座山叫“君山”。據《巴陵縣志》記載: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廟、五井、四台等衆多名勝古迹,現已修複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飛來鍾等古迹。新建的洞庭山莊,茶樓、酒店,玲瓏雅致,別具一格。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裏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嶽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0.96平方公裏,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爲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
君山名勝古迹衆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台、36亭、48廟。曆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有中國發現的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雲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台、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鍾、楊幺寨等。每一個古迹都是一段厚重的曆史,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悠遠的記憶,浩氣連遠古,衷腸訴神州。特別是自唐代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島上古木參天,茂林修竹,僅名竹就有20多種,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長在二妃墓的周圍。君山茶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層層的茶園像一條條碧綠的玉帶圍繞在大小山頭,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銀針就産自這裏。
君山自然風光秀麗,春賞奇花異草,夏觀浩瀚洞庭,秋賞漁歌秋月,冬觀濕地候鳥,君山是旅遊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閑的勝地。自對外開放以來,李鵬、朱鎔基、吳邦國、吳儀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君山視察,對君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