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旅遊海外華人網 | Email: zjjclub@hotmail.com | English

德夯苗寨-美麗的峽谷
2013-01-14 21:06:49   Source:   Comments:0 Hits:

德夯苗寨-美麗的峽谷

  “德夯”爲苗語,意爲美麗的峽谷。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裏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落差達216米的流紗瀑布,如白練淩空,似銀紗懸壁......

    景區簡介

  在風景秀麗的湘西武陵源風景區內,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德夯苗族村。"德夯"爲苗語,意爲美麗的峽谷,距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約24千米。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裏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落差達216米的流紗瀑布,如白練淩空,似銀紗懸壁。

  這裏群峰競秀,盤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頂呈葫蘆狀,分大小兩峰,絕壁千仞,天險難度,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這裏有著名的公路奇觀,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險關卡——矮寨天險,從山麓到山頂全長只有 6千米,卻轉了13道彎,公路如白帶盤旋于青山之上,車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雲霧。在青山綠水間,點綴著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腳樓,一 條條光滑的石板路,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橋,一群群赤足紅裝的浣紗苗女。還有那古老的石碾和筒車,在水力的帶動下,咕咕嚕嚕、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旋轉著,一派田園詩情,這就是德夯苗寨。

  德夯苗寨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落差達216米的流紗瀑布,如白練淩空,似銀紗懸 壁。這裏群峰競秀,盤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頂呈葫蘆狀,分大小兩峰,絕壁千仞,天險難度,站立峰頂,方 圓景色盡收眼底。這裏有著名的公路奇觀,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險關卡——矮寨天險,從山麓到山頂全長只有 6千米,卻轉了13道彎,公路如白帶盤旋于青山之上,車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雲霧。

 在青山綠水間,點綴著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腳樓,一 條條光滑的石板路,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橋,一群群赤足紅裝的浣紗苗女。還有那古老的石碾和筒車,在水力的 帶動下,咕咕嚕嚕、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旋轉著,一派田園詩情,這就是德夯苗寨。  

 德夯苗寨並不古老,100多年以前,德夯境內曆峽 山頂上的苗族人因人口衆多,畜牧業迅速發展,村民只得將山頂上的牛羊放至谷底餵養。由于谷底草源豐富, 牛羊滯留不回,苗族人爲防牛羊受野獸的傷害,就留下人在谷底看守,于是一個世外桃源被發現了,山頂上的 苗族人逐漸向山下轉移。德夯村在峽谷深處,村子依山而建,現住著100多戶苗家。夯峽溪、玉泉溪從村的三 面潺潺流過,村子像浮在水上的小島。

 苗族人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周圍大多茂林修 竹,風光綺麗。苗家吊腳樓,飛簷翹角,三面有走廊,懸出木質欄杆,上雕萬字格、喜字格、亞安格等象征吉 祥如意的圖案。婦女們常在走廊上繡花織錦,還能觀花望月。吊腳樓既美觀又實用,體現苗家住所的特色。到 過苗鄉觀光的人,都說苗鄉美,美就美在吊腳樓。苗家吊腳樓曆史悠久,古樸秀雅,使苗家居住的山村更有濃 郁的民族特色和風采。

 由于出山交通不便,德夯人按照祖輩遺傳下來的各 種習俗度過一個個春夏秋冬,德夯苗家風俗較完整地保留至今。

 苗族的各種節日很多,除了與漢族共有的春節、元 宵、端午、中秋、重陽節外,每年還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鬥牛節、姊妹節、吃新節、趕秋節等。

 每逢節日,苗寨裏熱鬧非凡。天剛亮,每個寨子的 男女老幼就吃完了早飯,穿上節日的盛裝。青年男女格外講究,女人們穿上自己家織的鑲著五顔六色的刺繡絲 綢衣服,手打青色布傘,戴上銀項圈、銀手圈、金戒指等金銀飾物。男人們挎塔褳、背挎包,頭上盤著高高的 頭帕。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從四面八方向預定的地點彙集。中午,這裏已經變成人的山,歌的海了,參加者 多達上萬人。這裏有對山歌的、吹木葉的、吹嗩呐的、打秋千的、跳鼓舞的、還有耍拳的,玩棍表演的。

 在八人秋千上,男女對半,秋盤從慢到快,秋架上 下一片吆喝聲,一對對苗族男女,時而如山鷹展翅,時而如海燕俯衝。秋架宛如大紡車,正紡織愛情,紡織苗 家的歡樂和喜悅。爾後不久,人們便坐在秋千上開始對苗歌,他們出口成歌,句句含情,聲聲蘊意,通過對歌 了解對方,表達自己愛慕之情,這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一種方式,往往是這種方式,一對對伉儷走到一起,白頭偕老……

 吹木葉本是苗族人民在田間勞作時的一種休息方 式。他們把一片木葉貼在下嘴唇邊,以中指和食指壓住葉片一半,嘴唇微閉,輕輕地吹動木葉,發出一種優美、 動聽的聲音,獨具山鄉風趣。在節日盛會上,吹木葉成了男女青年一種獨特的表達愛情的方式——“木葉傳 情”。木葉聲可以抒發內心的喜悅或悲傷,一片木葉吹出娓娓動聽的戀人約會的情歌,含情的木葉聲總能飄向 有情的對方,因而苗嶺木葉也就成苗家兒女談愛約會的“情葉”。

 苗家的舞蹈均以樂器伴奏,不少舞蹈便以伴奏的樂 器命名,鼓舞就是其中最傳統最普及的一種。 碩大的木鼓支在一個木架上,鼓心與舞者的頭部同高。舞者手持兩根木棒,邊擊邊舞。腰間和手裏的紅綢飛旋著,成爲以鼓心爲軸的半圓,將其緊緊裹住。舞蹈本是一套完整 獨立的動作,擊鼓也是一套完整獨立的動作,而這幾乎不能同步的兩者,被無名的舞者分解又組合,成爲和諧 的一體,鼓是舞,舞也是鼓了。“猴兒鼓”在苗族人民中世代相傳,它的表演技法變化莫測,取山中猴子靈活 特點,結合武術做出各種動作,要求表演者形神兼備且脆快有力、步輕身活。打擊時,其形、其神無不生動逼 真,妙趣橫生。

 人們從晨曦初露的早晨,一直歡樂到晚霞落坡的黃昏,特別是唱歌的人,男唱女答,女盤男對,其趣無窮,歌聲宛如大山裏的清泉,湧流不止,一問一答,情真意切,難分難舍,情趣盎然。

 德夯奇異的自然山水,獨特的苗族風情,吸引著海 內外衆多的民俗學家和尋奇探幽的旅遊者前往探訪。如果您到了德夯苗族村,苗家人的花衣使您看得眼花繚亂,苗家人的特産風味讓您吃了就上癮,苗家人的神話更是幾天幾夜都聽不完……

德夯苗寨-美麗的峽谷

  德夯由于山勢跌宕,絕壁高聳,峰林重疊,形成了許多斷崖、石壁、峰林、瀑布、原始森林。區內溪河交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豐富的 動植物資源。自然風光十分秀麗迷人。德夯苗寨,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裏,面積580平方公裏。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是一顆天工巧的風景明珠!這個自成一體的德夯風景區內,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群峰競秀,古木奇花,珍禽異獸,苗族風景,皆在其中。

 在風景秀麗的湘西武陵源風景區內,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德夯苗族村。“德夯”爲苗語,意爲美麗的峽谷,距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約24千米。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裏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落差達216米的流紗瀑布,如白練淩空,似銀紗懸壁。這裏群峰競秀,盤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頂呈葫蘆狀,分大小兩峰,絕壁千仞,天險難度,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這裏有著名的公路奇觀,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險關卡——矮寨天險,從山麓到山頂全長只有6千米,卻轉了13道彎,公路如白帶盤旋于青山之上,車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雲霧。德夯距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屬省級風景名勝區。這裏山勢跌宕,絕壁高聳,峰林重疊,形成了許多斷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區內溪河交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自然風光秀麗迷人。自矮寨鎮沿溪上行4公裏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車、水輾、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腳樓,一派田園詩情。九龍溪穿寨而過,四周山色清幽,懸崖如削。過石拱橋可登盤古峰,峰高400余米,山巔有大、小兩峰,頂寬約5公頃多,爲盤根錯節的原始森林,四周絕壁,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

 吉首市德夯風景區地處雲貴高原邊緣,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距吉首市24公裏。德夯旅遊區以矮寨爲中心,東到堂樂洞、西到大龍洞,南從武山、蓮台山開始,北到流紗瀑布(全國落差最高的流紗瀑布和瀑布群),小龍洞,總面積約190平方公裏。自矮寨鎮洞溪上行4公裏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車、水輾、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腳樓,一派田園詩情。九龍溪穿寨而過,四周山色清幽,懸崖如削......在青山綠水間,點綴著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腳樓,一條條光滑的石板路,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橋,一群群赤足紅裝的浣紗苗女。還有那古老的石碾和筒車,在水力的帶動下,咕咕嚕嚕、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旋轉著,一派田園詩情,這就是德夯苗寨。由于這裏是純苗區,苗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對德夯影響很大,苗族人民的四月八、跳鼓舞、三月三歌會、趕秋、接龍、推牛以及苗嶺情歌,無不吸引著中外遊客。因此,古樸優雅的苗族風情又成爲德夯人爲景觀的特色。 凡遊人來到這裏,都被德夯神奇的自然風景和濃烈的苗族風情所陶醉,令人有詩贊曰:一人盤古到如今,佳境蓬萊何處尋?莫向仙神詢去路,湘西德夯醉遊人。

 在德夯居住著一群苗族百姓,民風古老純樸。他們以歌爲媒,自由戀愛。女人喜戴銀飾,穿無領繡花衣;男人愛結綁腿,吹木葉。他們自己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手工織品巧奪天工。這裏的人們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紙、碾米、織布,用筒車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筒車,吱吱呀呀地轉動,構建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德夯村現居住有80多戶人家,他們的節慶活動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鬥牛節、姊妹節等,其中尤以苗年最爲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動有苗歌、苗舞、搶獅、上刀梯、鬥牛、賽牯牛,粗獷豪放,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有苗家做客、攔門對歌、敬酒、苗家跳歌晚會、歌舞會、苗族鼓舞、燈火送客等30多種節目。

 德夯位于吉首西面20公裏處。矮寨的德夯非常有名,它是一個典型的苗族村寨,湘渝公路最險的一段就經過這裏,在水平的100米之內,公路共繞了13個彎,上升了數百米,如果你來這裏,勇氣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在矮寨以西10公裏的地方,有著名的流紗瀑布,據說該瀑布的落差達216米,雄踞全國之最。由于峽谷的風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飄舞,“流紗”二字恰好能描繪出它的特點。

 這裏山勢跌宕,絕壁高聳,峰林重疊,有許多斷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景區的主要景點有:新寨、三姊妹峰、觀音洞、玉鑽峰、天門、畫壁、相依岩、駟馬峰、畫屏峰、德夯村、接龍橋、盤太峰、原始次生林、臘梅林、雲霧峰、椎牛花柱、玉泉門、玉帶瀑布、雄鷹展翅、吉鬥寨、椎牛界、船頭山、孔雀展屏、九龍溪、梭子岩、銀鏈瀑布、海螺峰、九龍門、流紗瀑布、九龍潭、夯峽溪大洞、駱駝峰、燕子峽、瀑布群等。

    德夯民族風情園

 德夯”深藏在武陵山脈中部,距湘西自治州府——吉首市24公裏,名字是苗語的譯音,意爲“美麗的大峽谷”。行走峽谷深壑之中,兩邊山巒挺拔,翠絕逼人;谷中溪流潺潺,涼風習習。彎曲的山路鑲嵌在懸崖絕壁間,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雕鑿了許多斷崖、石壁、峰林瀑布。那突兀而立的“天問台”,爲四周磅礴山峰所包圍,雲氣霧嵐、壑谷翻湧,直欲決恥裂懷。而那飄渺的流沙瀑布,瀟瀟灑灑從兩百多米高處跌落,形成中國之最。區內溪河縱橫、四季如春,每到春天,小溪河旁,大大小小的筒車,吱吱攸攸地轉,提甘泉澆綠田園和山村。

    駟馬峰

 座落在德夯村東面山崗上,岩石嶙峋,高300余米,峻雄姿奇,四座山峰並列各異,欲傾倒之勢,如同四匹烈馬奔馳而來,其勢不可阻擋。每當山霧纏繞時,更覺駟馬欲動,諶稱奇觀相傳這是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是苗王出遊時的駟馬離車石化而成畫屏峰與駟馬峰對峙,位于德夯村北東側石峰如同一面巨壁,高300多米,寬500多米。壁面上石層紋理,如刻如描,筆迹刻痕曆曆在目,乍一看就像一塊美麗的畫屏堅立于德夯村前。每當峰上山花盛開時,則飛鳥嗚囀,“畫屏”生機盎然。

德夯苗寨-美麗的峽谷

    三姐妹峰·觀音洞

 在新寨背後的山梁上,聳立著三座灰白色的石峰,人稱“三姐妹峰”。每座峰高100多米,上小下大,形似三個穿著花羅裙的苗族少女。她們立在山梁上,亭亭玉立,若有所思,真是神形兼備相傳這是三個苗族姑娘站在山梁上與情郎對唱情歌,她們情真意切,在這裏唱了三天三夜的苗歌。後來天上出現七個日頭,把大地曬裂口了,把樹木曬枯了,把河水曬幹了把她們三個人哩,燒化爲石頭了在三姐妹峰背後面有一石縫似洞,洞中有一巧石形似觀音,人稱“觀音洞”。每當雲霧,從洞門飄過,觀音洞更顯神秘,這時遊人可見洞中的觀音,好像手裏拿著玉瓶,正欲出洞呢。

    玉泉門風光

 在椎牛花柱兩側不遠處有一天然石門,高350多米,人曰“玉泉門”。玉泉門左右絕壁千仞,絕壁上多生青松、灌木,石門由距今五六億年前的巨岩構成。岩壁陡峭如峭,兩扇石門恰似半開半掩的門扇,清爽的山風直從石門裏吹出來,給人送來一陣涼意。誰若在這靜謐的幽谷中大喊一聲,空曠的峽谷便久久地蕩起悠悠的回音。擡頭仰望,巨壁夾天,大有岩山壓境之勢,令人驚恐。真是“峰與天相連,人在窯中行”啊!玉泉門爲深淵奇峽,淵谷很窄,僅十余米,宛如古關隘。清澈的玉泉溪從這關隘岩門中擠石而出,滑下石級,叮咚之聲,如撥琴弦。在玉泉門內藏著一汪潭池,潭邊岩石上布滿絨絨的絲苔,經水浸潤,綠得晶亮,象孔雀綠羽。潭水也著碧綠色,如同一顆綠珠、一塊翡翠。進入玉泉門,然明朗,別有洞天。溯玉泉溪而上,兩岸巧石寄花應有盡有,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駱駝峰

 位于雷公洞對岸,峰高300余米,由幾座巨大山峰相連接組成駝頭、駝軀體和駝峰,遠看如同昂首長啼的巨磊駱駝。相傳五千多年前的遠古時候,苗族祖先爲“九黎”,以尤爲其首領,居住在黃河中遊,後來九黎部落與黃帝部落發生戰爭,九黎部落戰敗往南退居長江中下遊一帶,後來九黎發展爲“苗”,三苗以灌兜爲首,三苗人多勢力大,又有洞庭、鄱陽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理之優勢,曾與堯、舜爲首的部落進行過抗爭。但最終又戰敗了,三苗的一支系向西南遷徙,另一支遷徙到楚、蜀、黔三省邊界,形成了湘西苗族。由于苗族是從北方遷徙來的,所以便把北方的一只駱駝帶到這裏來了。又由于這只駱駝對苗族祖先在遷徙中有功,于是祖先就把它養在夯峽溪中。可是,它失群了,它想回北方去,它整天朝著北方長鳴。後來這只駱駝終于死了,化成了石頭。

    德夯村

 位于峽谷深處,有八十余戶苗家,緊緊相依于翠谷中;統一是鱗鱗灰瓦木屋,木屋間穿插著青一色的石板路、石板坪石板橋、石板牆,透著和諧、統一的美,整個村寨顯得恬適幽靜。村寨四周山勢雄奇,絕壁夾天;“夯峽”、“九龍”、“玉泉”三溪在這裏相會,如同三根彩帶在這裏相交結。這裏是風景區的中心,一萬五千多米長的青石板路從這裏一直通向各個景點這裏還是一個角度十分好的觀景台,人立于此,只要原地轉動身子,就可觀賞到東西南北全方位的各個景點,那含情脈脈的“相依岩”、昂首奮蹄的“駟馬峰”、惟妙惟肖的“孔雀開屏”五彩繽紛的“彩雲壁”和“畫屏峰”……盡在眼中無不景象萬千,令人目不瑕接。詩人石元機贊曰:德夯衝溪水粼粼,千裏碧波下洞庭。翠峰峭壁玉龍飛,重巒疊嶂高入雲。單村百門對山開,日照窗前閨中明。苗家素室勝繡戶,男耕女織人端勤。

    矮寨

 位于吉首市15公裏,湘川公路從寨中穿過,是一個風景美麗、古樸的苗鄉集鎮,爲鎮政府所在地。矮寨四周皆爲巍峨險峻的大山,那“雙龍搶寶山”、“金龜望月山”、“品字山”、“八仙峰”等群山相互媲美。秀麗的峒河與德夯溪在這裏彙合,共同爲矮寨塑造了一片肥沃的河濱田園。流經矮寨的這段峒河,有著自己獨特的風貌,它首先在這裏轉了一個大彎,然後順著古老的河床,傍山穿寨,悠揚而去。這河水潔淨清亮,如同玉液,四季奔流不絕。河中有珍貴“娃娃魚”還有苗家喜食的“桃花蟲”,河岸邊有綠柳翠竹和黃花紅梅,還有古老的筒車在咿咿呀呀地轉動,以及靠水力帶動的石碾盤也在咕嚕咕嚕地奔旋。

    吉鬥寨

  吉鬥是苗語的音譯。這一片山嶺象一對碩大的翅膀欲飛的岩鷹,吉鬥寨恰好落在壯實的鷹背上。苗寨傍著懸崖絕壁,藏在白雲深處。遠遠望去,真有似“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的詩情畫意。山寨四周古木參天,綠樹蔭森,寨中桃李特多,每到春曖花開時節,桃李爭豔,如在畫圖中,故又有“桃花寨”之美稱。寨上有數十戶苗家都住著五柱八桂、四品排房,板壁油漆發亮,窗欞雕龍刻鳳,火塘地樓仍保持古式模樣。階沿、坪場、寨路一律用方方正正的青石板鋪就,平整潔淨,古樸優雅。寨上的苗民愛唱苗歌。著名演員和歌唱家姜文、劉曉慶、金巧巧、胡松華、宋祖英、傅祖光、何紀光、陳思思、陳道明、焦晃等都到吉鬥寨唱過歌,演過戲。著名導演謝晉、張樹蔭、劉立立、劉苗苗、吳天忍都來此苗寨做過客,導過戲。 《血鼓》 、 《湘西剿匪記》 、 《六個夢》 、 《邊城》等二十多部電影、電視劇都把此寨當過外景地。

 

上一篇:苗王城
下一篇:芙蓉鎮

Add
總排行
本月排行